发布时间:2021/10/22 来源:中国科普网 发布者:内容编辑1
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人民邮电出版社和《科普创作评论》编辑部承办的“让科技有温度 让科普有深度”主题沙龙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刘嘉麒院士等近20位专家学者、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科学传播工作者出席了沙龙,就前沿科技“科普化”的必要性以及方法路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活动主办方供图。
普及科学精神应受到重视
刚刚带领团队做完关于科普现状的调研报告的刘嘉麒院士认为,科学要追求真理,科普应该在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方面予以关注。他特别提到目前受到关注的“碳综合、碳达峰”,迫切需要专家学者从概念、理论方面进行解读。他还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动态解读以及科学态度等角度提出“批判科普”,希望在科普领域有不同的声音,科学有“辩论”才能更好地传播。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学咖啡馆”的创始人邱成利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强调“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流淌”的重要性。他从科学展览、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等实践方面阐述了将高科技内容融入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他认为,“网上见的未必真实”,线下面对面的科普活动仍然重要。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朱宏伟结合自己在石墨烯领域从科研到科普的经历,强调科普要言之有物,要有思辨有争议,要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复杂的科学。
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人民邮电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科普作家陈芳烈最近出版了自己的科学文化随笔《翰墨鸿影》,他以自己30年的科普实践分享了科技向科普转化的方法和路径,如“蹭热点”“先让自己变得可爱起来”“处处为大众着想”,与其他文艺形式结合,“化沉重为轻松”,等等。陈芳烈说,实践证明,要使科学有温度、科普有深度,需要借助文学艺术手段,使科学不再枯燥。文学艺术是传播科学技术的翅膀,是激发诱导人们去关注、理解科学的推手。
“《算学启蒙》一书是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著作,传到日本后对日本的和算产生了重要影响。”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昇教授说,他参与主编的《中国三十大发明》曾经获得“中国好书”以及“文津图书奖”等诸多荣誉,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科研和科普之间的结合和转化,并从人类学中精英群体的知识普及和大众化普及两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科普的重要性。
共同推动前沿科技“科普化”
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基因组研究的徐磊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三个阶段——从想做到要做、再到思考应该如何做,这体现了很多科研人员开始做科普的心路历程。他认为,科普工作要从被动讲科普到主动走出去,未来的科普专家应该是具有背景知识、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的学科交叉人才。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科普创作评论》编辑部主任张志敏则从研究视角出发,呼吁应该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来做科普。
人民邮电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总经理王威以今年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的“科技改变中国”丛书的出版历程为例,分享了近几年团队策划和出版前沿科普图书的体会与思考,他呼吁“要推动科普创作与出版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行”。
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张立科出席了沙龙并致辞,他希望与科学界、科普界共同致力“深科普”创作与出版。
前沿科技是高新科技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科技领域,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前沿科技的科普转化对推进国家科技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科技的科普化,任重而道远,并且一直在路上。
来源: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