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聚共识、促协同、强科普——“甜甜虎说教育”家校社协同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共育研讨沙龙活动在渝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4 来源:本站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1030日,由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与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甜甜虎说教育”家校社协同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共育研讨沙龙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顺利举行。

重庆市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处长、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秘书长李恬博士,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重庆市期刊协会会长聂昌红,重庆陆海传媒总经理助理陈林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党委书记、重庆科普作家协会健康教育与传播专委会主任委员毕恣,陆军军医大学军队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陈济安等领导出席活动。外,活动现场还吸引了200余位来自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模式。

图|活动现场合影

 

“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出力,出版单位参与其中是职责所在。”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重庆市期刊协会会长聂昌红在致辞中提到,《健康人报》(青少年心理)专刊和《健康人报》(青少年身理)专刊是面向现实需求、响应国家政策而进行的专业化探索,旨在服务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未来,陆海传媒将在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的支持下,构建更具体系化和影响力的青少年健康科普期刊矩阵,以专业内容贯通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建设“身心共育”大本营。

图|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重庆市期刊协会会长聂昌红讲话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教育理念的革新与系统协同,已成为当前育人工作的核心课题。对此,理论的前瞻性判断与实践的路径指引显得尤为重要。大会现场,重庆市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处长、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秘书长李恬博士围绕“青少年身心共育发展”主题作分享,为与会嘉宾带来深刻洞见。

她指出,此次会议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对话平台,让不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这正是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响应,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关于教育,李恬博士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视角”,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当下青少年评价标准应多元化的重要性。她强调,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已是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人”,而应形成“不拘泥于单一标准,尊重个体差异,接纳生命样态丰富性”的共识,携手营造有利于让种子萌发、让生命舒展的教育环境,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图|重庆市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处长、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秘书长李恬博士作分享

大会当天,两场精彩纷呈的沙龙带来了家校社各界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观点的碰撞。

首场沙龙聚焦“心智、身体与未来:青少年心理韧性与健康促进的科学路径”议题。来自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与会嘉宾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重庆市礼嘉中学校党委书记曾万学的主持下,围绕当前社会理解青少年“身心共融”时存在的误区、“身心共育”落地路径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共谋解决方案,强调必须摒弃孤立视角,以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来审视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陆军军医大学军队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陈济安认为,身体与心理健康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彼此影响的,孩子的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或虚弱,更是指身体、心理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图|“心智、身体与未来:青少年心理韧性与健康促进的科学路径”研讨沙龙现场

理论的价值,终究在于指导实践。“青少年身心共育”事业不仅要明确“为何要做”以及“方向何在”,更要清楚如何付诸行动。第二场沙龙围绕“家校社协同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实践”展开,由重庆正大德善学校博物馆式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程明敏主持,来自中小学、社区等领域的与会嘉宾立足于学校教育、社区街道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的真实案例,深入探讨如何有效整合并充分最大化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现有资源,携手构建助力青少年身心协同发展的健康生态。研讨中,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提到,合理分配玩耍、家庭、休息、学业和社交五类时间,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国心、全球视野、人文素养、健全心灵和强健体魄的美好之人。

图|“家校社协同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实践”研讨沙龙现场

 

活动现场,来自政府部门、社区、医疗机构、高校及媒体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家校社协同推进“青少年身心共育”倡议书》,同时发布了“青少年身心共育示范项目”——《健康人报》(青少年心理)与《健康人报》(青少年身理)专刊。

据悉,“青少年身心共育示范项目”由陆海传媒·课堂内外统筹推进。自1979年成立以来,作为文化教育企业,课堂内外始终秉持“服务三亿青少年”的初心与使命,从陪伴两代人成长的《课堂内外》系列杂志,到近年来持续推出的身心健康科普内容与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青少年的广度与深度。

“青少年身心共育示范项目”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发展,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为编写指南,集结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打造“身心一体化”品牌读物。项目通过生动实用的趣味科普,搭建起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的“身心共育”的大本营,助力广大青少年实现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不仅是课堂内外履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更是其践行“服务三亿青少年”使命的生动缩影。

图|《家校社协同推进“青少年身心共育”倡议书》签署现场

图|“青少年身心共育示范项目”揭幕仪式现场

“‘青少年身心共育示范项目’的实践,是我们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的积极响应与实践落地。”重庆陆海传媒总经理助理陈林琳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此次沙龙研讨意味着“家校社协同”已从理念共识走向具体行动,作为大会的主办方,陆海传媒·课堂内外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媒,与各方力量携手,共同编织一张能够托举起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支持之网,齐心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青少年身心共育”模式。

 

图|重庆陆海传媒总经理助理陈林琳作闭幕致辞

本次活动通过构筑家校社协同育人对话平台,有效凝聚育人共识、汇聚实践经验,切实推动协同机制从理念层面实践层面扎实迈进。未来,各相关单位将持续深化协作,健全家校社协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共育体系,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记者/马曼琳、杨杰

供图/“甜甜虎说教育”家校社协同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共育研讨沙龙活动